書名為「The Doctor」下面一行較小的字「When the Doctor is the Patient」,這本書的作者愛德華‧羅森邦(Dr. Edward E. Rosenbaum)寫於1988年,即他罹癌痊癒之後兩年。天下文化健康生活,於2000年邀請 易之新 醫師將它翻譯為中文「當醫生變成病人」,這書也是電影「再生之旅」的原著。
當作者在行醫五十年後,由醫生變成病人,才發現醫生和病人是走在不同的路上,對於站在病床邊的醫生和躺在病床上的病人,所看的角度真是截然不同。這是一本既是醫生又是病人的省思。由於他的喉嚨沙啞不舒服,前後經過了三個醫生的診斷,最後讓一個小他三十歲的年輕醫師,用最新的鼻咽鏡才檢查出,他罹患了聲帶癌的事實。跟一般罹癌病人一樣,作者也曾自問,「我是這麼好的人,得癌症的為什麼是我?」從懊悔拖延,深怕耽誤了醫療黃金期,在驚恐掙扎直到不得不面對,記錄了整個千變萬化的心裡過程。
於是開始接受治療,他以一個病人身份看整個醫療過程,藉著當前的醫事行為,使他回想過去種種,一方面說自己的故事,一方面多有反省。我雖然知道結局是美好的:他最後得醫治存活下來。但是,真實精彩的生命故事,生動的描繪,有趣的對話,吸引人想趕快看完。又作者是猶太人,早期移民美洲大陸,大都居住在郊區的鄉下,辛苦討生活的經過也都有著墨。
對於醫生和病人的對話、互動等等,在在影響了病人的心裡和身體康復。所以作者說,醫生也要關心病人的生活,而不只是看病而已。作者一生大部分都在指示別人,生平第一次,感受到命運操在別人手中,所以不得不接受現實。作者在自序中說到,「要想成為良醫,自己必須先作病人。」其實,作者應該是位自我要求很高的好醫生,但是他仍在生病就醫過程中,不斷自我反省,覺得自己做的還是不夠好。所以許願一旦恢復工作,就要做得比以前更好,成為更能體諒病人的好醫生。
作者很誠實的道出在他們的年代,整個的醫療環境,例如醫療器材沒有那麼科學新穎精準,醫生的診斷失誤率達百分之四十之高。所以怪不得聯合報的 張作錦 先生寫序說,「諒占勿藥」,他認為「個人比醫生更能保護自己的健康」。
再說,作者認為醫生是獻身於幫助人類的一個行業,理應盡力為病人謀福利,也就是國人所說的,懸壺濟世。作者感慨,以前的醫院不是以營利為目標,所以大多屬於宗教團體或政府的。現今卻變了,許多由企業經營,為賺錢而設立。醫院被政府的醫療保險制度、保險公司、醫療的管理人員等在掌控一切,醫生變成了大企業雇用的零售商,看的是財團的臉色,而不是病人的需要。所以在他痊癒之後,他致力於以病人保護者的立場著書發言,因他雖是醫生,但曾經易位而處,所以更能瞭解生病者的滋味。
讀後感言,耶穌說:「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,有病的人才用得著。」無論過去或現今醫院絕對不是個好地方,非不得已,請不要去。據了解許多疾病是不需要吃藥會自癒的。又箴言記載:「喜樂的心乃是良藥,憂傷的靈使骨枯乾。」所以要自求多福,每天要有均衡的飲食和運動,且常保愉快心情,才是健康的保證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