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07年的九月24日,我寫了一篇「生死學」,記述我們的好朋友,也是好同工羅順定牧師的生命故事,有關他與癌共存十幾年的經過。

兩年後,這個禮拜一(二月1日),七星師母聯誼會邀請他,跟我們談論「生死之間」。他從Voctor Frankl 之意義治療學談起,有關:臨終醫學與精神治療(扶持),談到我們面對苦難、罪疚、死亡的態度,且在人生中如何建立超越世俗世間的生活意義。

而他本人也因為生病,在其學思人生歷程中,更深入的去探究宗教學,臨終精神醫學,和死亡學的觸媒。

然後,他從森田治療法(1921)森田正馬所創,比較大乘佛學智慧與日本傳統文化(禪的思想)思考事實、現象、解脫、安心,和順服的自然律。對於絕症患者在面對人生,在這個生病的階段,他強調仍然可以不斷的繼續精神成長等。又我們如何承受「死亡」?保持死亡的尊嚴?這些思考可以幫我們建立更健全的生死態度,在有限的生命中,創造人生的各種可能價值,讓生命的意義在我們的信仰中被肯定。

再來,他從罹癌中談他的生死體驗;他說,心性上(心性體驗),死是終極真實,是終極關懷,是實存的,是生命的一部份。唯有打開胸襟,憑藉科學求實的態度,去發現生死學的奧秘,接受疼痛,心存堅定的生死意念,最後自然安然接受死亡。

接著,他語重心長的說,「死雖堅強,愛比死更堅強。」他自問,「生命至此,我告別人生之時,會有所遺憾嗎?」他自己的回答,「在基督裡,我依此而生,也依此而死。」最後他用一句話作結論:「生是如同荊棘之路a thorny path),死是轉向上帝die kehre)。」

是的,我們是寄居的,是出外人。人生的路乃歸鄉的路,上帝的懷抱是我們投靠的堡壘。人生的旅途,它的終點站就是「死亡」。沒有人可以逃避,到站了還賴著不下車。

對於在學校教授生死學的羅牧師,自己身處癌境,與癌共舞十幾載,穿梭在生死之間也有好幾回。由他分享此話題,真是說者從容,聽者動容。他的學經歷如此豐富,這等人才可是神學院校裡的翹楚。祈願造物的主,賜給人生命的主,多給他一些時間,好造就更多莘莘學子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arl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