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八月七日分享於內湖思恩堂老人據點,資料來源南崁教會設教一百二十年紀念刊。

人的生命有輕如鴻毛,也有重如泰山,我想說的是一個人在世上,留下了多少影響力。詩篇告訴我們,人一生的年歲不過七十,健壯的可能到八十;但所得的只是勞苦愁煩;生命轉瞬即逝,我們都要成為過去。而在這麼短暫的人生中,我們可以留下什麼呢?今天來說一個台灣女婿的故事,也紀念他來台正好140週年,剛來時被台灣人鄙夷輕視的鬍鬚蕃,如何變成了人人尊敬的馬偕牧師。

 

1844年馬偕(George Leslie Mackay)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牛津鎮左拉村,他十歲就決志要成為一個宣教士,求學時期曾經在多倫多、普林斯頓、愛丁堡三處修完師範與神學教育,並提出前往海外宣教的申請。終於在187110月,27歲的馬偕,告別了家人親友獨自向遠東而來,當年交通不便,但幾經波折凶險,終於187239日 抵達淡水,這雖非他原來的計畫,但他在自述中說,「好像有無形的繩,引我到這美麗之島。」「我心靈非常滿足,知道此地就是我的居所,有聲音對我說,此地就是了(This is the land.)。」同行的李庥牧師也告訴他,「馬偕,這是你的教區。」

 

馬偕登岸後,首先徒步視察北台灣,然後在淡水租了一個簡陋民房,開始展開對台灣宣教工作。馬偕在衣著、生活上盡量入境隨俗,他跟牧童學習台語,想盡辦法對人談論上帝。但是,當時台灣是個保守的社會,對外國人敵視,社會信仰普遍是道、佛、儒三種混和宗教,無法接受獨一真神上帝。當時台灣醫療衛生落後,馬偕不停奔波多次病倒,他得過瘧疾、麻疹、水痘和腦膜炎等病,惡劣環境雖叫馬偕吃盡苦頭,但沒讓他打退堂鼓。而且秉持著醫療救人,無論走到哪,馬偕總是帶著拔牙的鉗子和治療瘧疾的白藥水(奎寧劑+檸檬汁)。他隨時隨地與人辨明真道,為主得人,這樣一步一腳印,徒步旅行走遍北台灣,福音種子因此傳開,而且處處發芽生長,並且開花結果累累。

 

1878年馬偕來台第六年,他結婚了。他娶了五股坑信徒陳塔嫂的孫童養媳為妻。他偕妻子張聰明,以訪問北部各教會,作為蜜月旅行,這樁喜事帶給信徒很大的鼓舞。張聰明是馬偕的賢內助,生下二女一男,曾經在加拿大眾人面前發表演說。這樣一位年幼受盡虐待的童養媳,卻能發揮長才,展現風華,馬偕娶她為妻,必有她傲人之處,也表達了馬偕認同台灣,融入台灣的心。

 

馬偕走遍北台灣,傳福音設立教會,訓練信徒成為傳道人,牧養各處教會。他教導民眾公共衛生的觀念,1880年滬尾偕醫館落成,更設立牛津學堂,教化人心,掃除文盲。他是北台灣第一位宣教士,在台灣工作三十年,於1901年上帝息了他在世上的勞苦,歸宿在淡水淡江中學校園裡。

 

馬偕是基督給台灣的禮物,他喜愛台灣的山海平原,深愛著島上的住民,無論是漢人、平埔族或原住民,都是他關心的未得之民。他說:「為了福音服事他們,即使賠上生命千次,我也甘心樂意。」馬偕的座右銘是「寧願燒盡,不願銹壞」。馬偕有寫日記的習慣,他紀錄了在台灣的宣教工作,同工麥唐納為他編輯了「台灣遙寄(From far Formosa)」,對馬偕的描述:「他所服事的上帝在他的心靈裡,極具尊儀又充滿力量;這樣一位先知是基督給祂的教會最好的禮物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arl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